• 糖酒会网-成都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欢迎您!
  • 资讯
  • 百科

首页>资讯>藏酒于地?藏情于心 第十三届金盆地种酒文化节崇州启幕

藏酒于地?藏情于心 第十三届金盆地种酒文化节崇州启幕

2025-10-30 09:59:49来源:华夏酒报 阅读量:6

蜀州秋韵承文脉,文井酒香续华章。

2025年10月29日,作为四川酒旅融合发展的代表性文化品牌活动,第十三届金盆地种酒文化节在国家级3A景区——崇州金盆地酒文化博览园内精彩启幕。本届活动以“藏酒于地?藏情于心”为主题,围绕“藏”字展开了一场关于时间、土地与人文的深度对话,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探寻中国白酒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古代仪式展示和沉浸式情景剧演出,弘扬川酒与非遗文化的协同发展,构建“故事-场景-产品”三维联动的品牌营销新场景。

自2013年首创以来,金盆地种酒节已走过十三个春秋。这一以重阳节为契机的白酒行业文化盛会,完成了从企业独奏向行业交响的蜕变,成为川酒文化矩阵中独具辨识度的重要IP。它通过“文化节+”模式,将酿造技艺、非遗传承、节庆民俗与地域文化,定制旅游等有机融合,为传统酒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开辟了新路径。

历史传承与沉浸式演出:再造陆放翁“醉歌行”盛景

作为本次大会的最大亮点,文艺演出和沉浸式情景剧的“加场”吸引了来自陕西、山东、江苏、湖南、河南、黑龙江等两千多名参会嘉宾和游客团队的密切关注。无论是规模盛大的重阳祭祀大典,还是美轮美奂的古典舞蹈《醉舞霓裳》,亦或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景剧表演《放翁醉歌行》,将活动现场打造成了古风雅韵的全新舞台,引得大伙纷纷拍照留念,现场高潮不断。来自山东的游客张淑娟在现场深有感慨地表示:每年的种酒文化节活动自己都会邀约朋友们一起来到崇州,就是为了零距离欣赏到这样一场精彩纷呈的祭祀大典和文艺演出。“每次看到台上举行的仪式典礼和节目表演。我们就感觉彷佛穿越回到了宋朝,看到了陆游一边写诗一边畅饮的难忘画面。“今年的演出内容特别多,还加入了沉浸式演绎短剧,最惊喜的是表演过程中演员还能和台下的观众及时互动,很过瘾,真是这趟没有白来!”张淑娟这样总结说。 

土地与时间:藏酒于地的生态智慧

伴随庄重古乐,种酒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天府金盆地酒业集团董事长余刚在致辞中强调:“种酒不仅是窖藏,更是将陆游的诗酒文脉、匠人精神与土地情怀共同‘种’入时光。金盆地十三年的坚守,旨在守护这一文化瑰宝,使其历久弥新。”

“藏酒于地”不仅是一种酿造工艺,更是一套完整的生态哲学。川西坝子独有的黄壤粘土,配合终年稳定的温湿度,为酒体陈化提供了理想的微生态环境。这种源于古蜀的窖藏传统,体现了中国酿酒文化中“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生态观念。

金盆地在承袭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地”的理解。通过科学监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优化窖藏环境,既保留了传统“土窖藏香”的特色,又赋予了这一古老技艺新的科技内涵。这种对土地的理解与尊重,让每一滴酒都饱含地域风土的独特印记。

情感与记忆:藏情于心的人文温度

开幕式上的祭祀酒祖仪式,复原宋代礼制,不仅为形式复古,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寻根。礼官依古礼敬献祭品、行叩拜之仪,全体嘉宾肃立缅怀“崇州酒祖”陆游,使参与者深度体验今日酿酒技艺与千年文脉的承续关系。

如果说“藏酒于地”是物质的沉淀,那么“藏情于心”则是精神的凝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从来不只是饮品,更是情感的催化剂、记忆的承载物。金盆地通过“种酒”这一行为,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象的仪式,让封坛的酒成为个人与家族的情感信物。

这种情感联结超越了私人领域,延伸至更广阔的文化认同。通过复原宋代酒礼、重温陆游诗酒文化,种酒节让参与者在一杯酒中,品味到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这种将个人情感与集体记忆相融合的方式,为白酒文化注入了持久的人文温度。作为主祭祀人,天府金盆地酒业集团董事长,酿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余刚介绍说,伴随着种酒文化节的开幕,贯穿全年的崇州白酒文化溯源之旅也全面启动。从即日起,全国各地的白酒爱好者和游客都可以在当年陆游曾任通判的蜀州故地,循着"放翁遗梦"展开订制探访之旅,可以漫步在金盆地酒文化博览园或是置身于崇州市区,打造一新的“唐人街”等景区,细细感受来自酒香、文香、心香交融的蜀州风韵。

守正与创新:传统技艺的当代转化

种酒启动环节设计巧妙,嘉宾亲手将小型酒坛“种”入启动道具,表层还原传统窖藏工艺,深层则实现“藏情”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参与者由此成为“文化传承的合伙人”,亲手“种下”的不仅是酒,更是对亲情、乡情的寄托与对品牌未来的祝愿。此举极大强化了品牌与用户间的情感连接。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让传统技艺保持生命力,是每个老字号必须面对的课题。金盆地的答案是:在坚守核心工艺的同时,拥抱现代科技与管理理念。一方面,企业严格遵循“粮、曲、窖、蒸、藏”五大古法核心,确保酒体风格的纯正稳定;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管理、标准化生产,让传统酿造实现规模化、可控化。这种“古艺新作”的思路,让百年技艺在当代得以发扬光大。

 文化IP与产业未来:从节庆到生态

经过十三年精心培育,种酒文化节已超越单纯的节庆活动,成长为具有完整产业链价值的文化IP。它不仅是品牌宣传的窗口,更成为推动“酒旅融合”“酒文共生”的重要支点。国家级3A景区金盆地酒文化博览园与大会深度融合,构建了"文化体验+旅游消费"的特色模式。博览园景区以"藏酒于地·藏情于心"为核心理念,将千年酿酒技艺转化为可感知的文旅资源:通过复原宋代祭祀酒祖仪式,打造沉浸式文化场景;开发"封坛种酒"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系绸、签名、覆土等完整流程,将个人情感与土地记忆封存入坛。

据天府金盆地品牌推广运营总监余杰透露,目前厂区依托酒文化博览园景区,已设计出"陆游诗酒之路"主题游线、开发“诗酒文化研学线”“非遗酿造体验游”等特色项目,将630口名优老窖池转化为文旅景点,串联老窖池群、非遗工坊、草本曲药园等景点。游客可订制半日游或一日游的参观行程,观摩三十三味草本入曲工艺,品鉴不同年份窖藏酒,选购"暴走熊猫"等文创产品。这种"文化体验+消费场景"的融合,既活化了种酒文化遗产,又延伸了景区产业链,使厂区成为集文化传承、工业旅游、研学教育于一体的白酒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展示崇州“原酒之乡”魅力的重要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除种酒文化节外,天府金盆地酒业集团今年还通过天府酒村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成功打造出了沉浸式酿酒体验、开发酒文化研学路线、建设白酒主题庄园等项目内容,正在构建一个以酒为核心的文化生态圈。这种“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既延长了产业链条,也深化了品牌内涵,为传统白酒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结语:种下一坛酒,收获一片情

第十三届金盆地种酒文化节虽已落幕,但它所引发的关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思考仍在延续。那些被精心封藏的酒坛,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慢慢陈化,如同文化的种子,在合适的时机绽放新的生机。

从崇州出发,金盆地以其独特的文化自觉和产业实践,向行业展示了如何让古老技艺在当代重生,如何让杯中之物承载更深厚的人文价值。金盆地以“藏酒于地?藏情于心”的实践,为如何丰富中国白酒的文化内涵,贡献了一个值得倾听的声音。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糖酒会网-成都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的所有文章,均为糖酒会网-成都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糖酒会网-成都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糖酒会网-成都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