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白酒行业在量和质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发展迅速。1949年全国白酒产量只有10.8万千升,1978年达到143.7万千升,2010年突破890万千升。2010年,白酒行业的有形资产总额为2259亿元,无形资产则呈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人情景。
从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白酒行业处于“争奖牌时代”。政府主管部门先后组织了五次全国评酒会,由专业人士分别评出全国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三大名酒、十七大名酒。当时的白酒企业基本为国有,没有自主经营权,生产计划由政府下达,产品销售由专卖公司负责,国家名酒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企业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质量、节约粮食、争取奖牌。但奖牌不等于品牌,奖牌意识不等于品牌意识。白酒行业“争奖牌”这个阶段是同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相适应的。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上世纪末,白酒行业处于“做品牌时代”。随着白酒定价权和原料采购权的逐渐放开,白酒成为最早进入市场竞争的行业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逐渐落实,白酒企业开始有了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开始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型企业转变。觉醒了的白酒企业认识到:酒好也怕巷子深,于是广告战、宣传战、价格战、渠道战风起云涌、方兴未艾。
白酒企业开始把塑造和培育品牌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华夏酒报》等酒业媒介也应运而生。白酒行业“做品牌”这个阶段是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基本相适应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糖酒会网-成都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的所有文章,均为糖酒会网-成都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糖酒会网-成都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糖酒会网-成都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