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百科

首页>百科>口子窖的历史传承

口子窖的历史传承

2017-03-02 09:50:51来源: 阅读量:6

【口子酒的传说】口子酒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宋侯血盟会诸侯,所饮之酒就是口子酒,元代、明末清初,濉溪更加繁荣,酒坊已增加到三十余家。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百首脍炙人口的诗章,明末隐士任柔节曾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诗句赞美口子酒。 ? ? 据传明万历年间,濉溪日渐繁华,酿酒作坊已有10余家,翰林戴国士曾游濉溪,夜泊濉水,饮酒赋诗,写下了“橘徕疑楚泽,沽酒读离*”的优美诗篇。相山隐士任柔节曾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诗句赞美濉溪酒。从此,一些*人墨客、迁客游子、达官巨贾,常会集于此,宴乐于佳酿旨酒之中,吟咏出不少美妙诗句:“名弛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家。”“能添壮士英雄胆,善助诗人锦绣长。”明末清初,濉溪酿造作坊已发展到20余家。 ? ? 从清顺治元年(公元一**四年)起,濉溪于每年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举行“乡饮酒礼”。赴会人员多为地方**及乡里缙绅和各酒坊主。他们首先到各酒坊道贺,然后分别品尝酒坊主带来的美酒,直率评议,鉴别优劣。“乡饮酒礼”一年两度,遂成乡规。 ? ? 康熙、乾隆年间,濉溪市面更为繁荣,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的相山庙会,一些来自外地的香客商人,为了品尝濉溪名酒,多投宿于濉溪。迄今,还流传“相山的庙会,濉溪的买卖”的说法。 ? ? 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四年),津浦铁路通车,为濉溪酒外销创造了有利条件,濉溪酿酒业得到迅速发展,很快就出现了72家酒坊争雄的局面。当地流行着这样的民谣:“团城七十二,居中尽得法,千瓮皆上品,甘美泉水佳”。由于产量的增加,内销已达“饱和”,各酒坊老板纷纷到外地寻觅门路,建立销售点和中转站,由于所产之酒品质优良,北销平津济,南售京沪杭。 ? ? 民国37年底,濉溪解放。1949年5月18日,人民政府赎买了私人酿酒作坊“小同聚”等酒坊,创立了“国营濉溪人民酒厂”。1950年,国家对酿酒实行专酿专卖政策,私人酿酒作坊“广益”、“允成”、“福泉”、“春和园”、“德源兴”、“仁源”等并入“国营濉溪人民酒厂”。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国营濉溪人民酒厂一分为二各自发展为淮北市口子酒厂和濉溪县口子酒厂两家大型企业。1997年,市、县两家酒厂结束了长达8年的“商标之争”,合并成立了安徽口子集团公司,2002年改制成立了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月变更名称为安徽口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今淮北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城,在古代也是有名的城邑。“相城”起初为颛顼(高阳氏)所筑。后来夏朝商部落首领契之孙相土因袭旧城,率领商部落定居于今淮北的相山脚下,组成氏族方国,并在今相城地区形成聚落城邑。淮北之南的濉溪(相距十公里)是汴河与濉河交汇处,俗称口子,并逐渐形成口子镇,口子酒即因地得名(过去人们把口子镇出产的酒习惯称为口子酒)。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糖酒会网”的所有文章,均为糖酒会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糖酒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糖酒会网)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